锦州自闭症康复治疗解答_为什么父母会控制不住情绪呢?
希腊哲学家埃比克泰德曾经说过,人的烦恼并非来源于实际问题,而是来源于看待问题的方式。
莎士比亚也表达过类似的想法,他说:“世间本无好坏,只是想法使然。”意思是说,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观念。
的确如此,我们的情绪是由我们的想法决定的,对于一件事,我们是感到喜悦还是悲伤,关键取决于我们的思想和观念,父母往往认为是孩子的行为让自己生气,其实,让父母产生负面情绪的根源是父母内心的感受和想法。
哈佛心理学家张璐说:
“心理学上,专业的情绪管理中,愤怒是一种「次级情绪」,也就是这种情绪是由其他的「根源情绪」引起的。”
家长生气的原因其实不是孩子的行为,而是家长心理底层的这三种感受:羞耻感、恐惧感、愧疚感。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任何人都可以变得愤怒,这是很容易的。但是要向对的人,以适当的程度,在对的时间,为了正确的目的,使用有效的方法来表达愤怒,这是很不容易的。
负面情绪每个人都会有,父母也一样,但父母正确对待自己的情绪对孩子非常重要,就如《父母的情绪影响孩子一生》中的一句话:
父母的好情绪能让孩子感到愉快、自信,是促使孩子进步的助推器;而父母情绪不好,会让孩子感到郁闷、自卑,是促进孩子消沉、学业止步不前的导火线。
因此,作为父母,要对自己的情绪负责。
那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和孩子们沟通交流呢
一:沟通没有秘诀,父母须要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创造自己的沟通方式
比如,一位母亲的儿子个性内向,沉默寡言,一般的方法难以获得有效的沟通。于是,这位母亲根据儿子喜欢听音乐、写作和阅读的特点,经常与儿子一起到书店去,在那里听儿子向她讲述故事和书里的人物,以此了解他的想法和感受;她还和儿子一起听音乐、做儿子作品的第一个读者,不断进行鼓励。她的儿子最终慢慢地活跃开朗了起来。可见,成功的亲子沟通没有什么秘诀,只要你是有心人,就能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沟通方式。
二:要学会倾听
与孩子沟通需要谈自己的意见,但更需要耐心地倾听孩子的想法。倾听意味着避免打断孩子的话、集中精力于交流的过程。为了便于做到这一点,沟通最好在安静的地方进行,排除可能使人分心的干扰。如果你正忙于做晚饭或看喜欢的电视节目,要做到认真倾听是困难的。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能使你了解孩子的问题和观点,有助于澄清事实,避免对孩子的误解。经常倾听孩子的声音,你会发现,尽管你没有对孩子提出许多要求和建议,你的孩子却更多地向你提出问题。这是因为,善于倾听的父母才有可能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
三:讨论相互间的差异
父母与孩子之间往往在观念和意见上存在差异。比如,父母认为孩子应该在晚上9点以前回家,而进入青少年期的孩子则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可以晚一点回来。如果不能有效地处理这种差异,沟通就难免失败。父母应当认识到,这些差异实际上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机会,以便重新思考原有的教养方式和限制措施,与孩子一起商议和制定新的制度,从而帮助孩子发展有用的社会技能。由于青少年对事物的认识辨别能力以及考虑各种可能性或观点的能力不断增强,这种商议是可能的、也是有益的。如果相互间的差异比较大,一时难以协调,父母也不必着急上火,最好平静而坚定地告诉孩子你对他的关心和期望,耐心地进行解释,从而使差异限定在一定范围内,而不至于演变成一场冲突。
四:避免过度反应
对孩子言行的反应过于激烈往往导致争吵,使交谈无法继续。。为了使交谈保持友好的气氛,父母绝对不要带着焦虑和情绪与孩子交谈;同时,为了体现尊重,避免引起反感,父母在提问题时,最好以商量的、平和的语气进行,如“你这样做是怎么想的?”、“让我们谈谈好吗?”
父母要努力成为孩子愿意倾吐秘密的对象,成为对孩子的事情感兴趣的人。只有这样,孩子才乐意向他们敞开心灵。比如,你的孩子告诉你,晚上他和伙伴们一起去抓蜜蜂了,如果你表现的很吃惊且激动,或对事情的结果根本不感兴趣,孩子以后就不会再对你说什么了。父母要认识到,孩子最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鼓励和奖赏。如果孩子和父母谈话时受到批评,他会感到自己的坦率得到的不是奖励而是惩罚,这将伤害他继续与父母直接交流的积极性。 父母要努力成为孩子愿意倾吐秘密的对象,成为对孩子的事情感兴趣的人。只有这样,孩子才乐意向他们敞开心灵。比如,你的孩子告诉你,晚上他和伙伴们一起去抓蜜蜂了,如果你表现的很吃惊且激动,或对事情的结果根本不感兴趣,孩子以后就不会再对你说什么了。父母要认识到,孩子最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鼓励和奖赏。如果孩子和父母谈话时受到批评,他会感到自己的坦率得到的不是奖励而是惩罚,这将伤害他继续与父母直接交流的积极性。
儿童心理作家黄杏贞说过:
养孩子是一场修行,修的是父母们的情绪智慧。
育儿先育己,父母要学会情绪管理,让孩子更好地成长。